信息來源: 深圳商報 信息提供日期:2017-09-21 瀏覽:5091
推動基層組織全面加強、基礎工作全面進步、基本能力全面提升
基層黨建亮出“深圳品牌”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政績。近年來,深圳市委市政府在帶領全市人民抓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的同時,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管黨的部署要求,積極作為、勇于創新,推動基層組織全面加強、基礎工作全面進步、基本能力全面提升,在大抓基層大抓支部的工作上持續發力,探索城市基層黨建新路子,打造城市基層黨建的“深圳品牌”,為深圳創造“四個全面”新業績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下大力氣推行社區黨建標準化建設
黨的十八大之后,深圳加強力度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并把著力點放在社區。為了解決社區黨組織存在的黨組織書記不勝任現職、班子配備不齊等問題,從2012年開始派駐干部下沉社區。2015年8月,重點針對黨組織不團結內耗嚴重、不開展黨組織活動、居務財務公開和民主管理混亂、社會治安問題和信訪矛盾糾紛集中的社區黨組織,首次把市區街道的處科級干部派駐到社區擔任社區黨委“第一書記”,全脫產一對一開展整頓工作。
點對點的“幫扶”過程,也是對社區黨建工作的一次大摸底大排查。在此基礎上,《關于推進社區黨建標準化建設的意見》于2016年1月出臺,在組織建設、黨員管理、治理結構、服務群眾和工作職責等方面進行“五個標準化”建設,通過解決社區工作人員待遇、社區服務群眾經費、社區辦公服務陣地等“三大保障”,強化社區黨委在基層治理中的領導核心和戰斗堡壘作用。
推進社區黨建標準化的工作,以前所未有的改革力度進行了頂層設計和制度突破,通過政策創新解決長期困擾基層、久攻不破但又迫在眉睫的突出問題。比如,落實社區黨委包括社區人事安排權、重要事項決定權、領導保障權和管理監督權等四大實權,進一步加強社區黨委在社區各項工作和各類組織中的領導核心作用;做實社區黨委書記的身份和待遇保障,提升崗位含金量;明確了社區服務群眾的經費和陣地,強化社區黨委在社區服務中的領導作用。
推行黨建標準化后,特別是民生微實事的實施、社區黨建經費的落實,社區黨委書記的腰桿直了、硬了。黨建標準化給社區明確了100多項工作標準,猶如給社區下達一份黨建“說明書”,社區黨建明確了方向和目標,克服了過去黨建工作不斷“換頻道”、建“盆景”的問題。
政策大禮包”將人財物資源下沉到支部
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為強化基層黨建,2017年3月,深圳市出臺《全市黨支部書記全員培訓工作方案》,計劃通過一年左右的時間,對全市黨支部書記全部輪訓一遍,以專業化、職業化標準全面提升支部書記的黨建工作素養。輪訓范圍涵蓋市區兩級各領域的黨組織,包括機關、兩新、教育、衛生、國資等,計劃培訓黨支部書記共2.3萬名,實現全市黨支部書記培訓全覆蓋。如此大規模的培訓,在深圳特區歷史上尚屬首次。
全員培訓黨支部書記,將黨建資源進一步下沉到支部,是深圳市實施大抓基層大抓支部強化城市基層黨建若干措施中的一條。這些措施用“政策大禮包”的形式,推動全面從嚴治黨、教育培訓、群眾工作、黨建力量、財力物力下沉到支部。尤其值得關注的是,財政每年投入到社區、園區服務群眾經費30多億元,并注重把基層黨建工作經費及黨費撥付使用時向黨支部傾斜。
為進一步抓好基層抓好支部,深圳2017年上半年由市委市政府領導,各區委書記、市直各單位黨組(黨委)書記牽頭領題,對全市基層黨建情況進行了一次“大起底”,形成了“數據庫”,許多調研成果將轉化為抓黨建的思路舉措和制度文件。
創造性推動“兩新”組織黨建邁新步
深圳市場經濟起步早、發展快,社會組織和非公企業發展迅猛、規模大、種類多,不僅成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力量,更是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陣地。
深圳市非公黨委以知名代表性企業黨建為重點,注重在全國民營500強及行業代表性企業中開展黨組織組建工作,抓好擴大組織覆蓋、活躍組織生活等基礎環節。最有力的一招是,通過“交叉任職”選優配強領導班子。目前深圳市非公黨委57個直屬基層黨組織中,企業出資人或高管擔任黨組織書記的占到了79%,增強黨組織在企業中的話語權,真正做到企業決策有黨的聲音、企業管理有黨的身影。
深圳市社會組織黨建本著先完成覆蓋再談創新的思路,“發力”推動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全流程嵌入社會組織登記管理,在社會組織登記過程中推行“三同步”,即同步采集社會組織黨員信息、同步組建社會組織黨組織、同步指導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入《章程》。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全市共建立社會組織黨組織1594個,黨建工作在深圳社會組織領域的影響力不斷擴大。
“兩新”組織里黨員流動性大,黨建面臨“建了散、散了建”的問題。深圳從2016年邁出探索的步伐,以行業協會黨建和園區黨建為龍頭和抓手,將“兩新”組織黨建由點及線、以點帶面實現整體推進。根據《關于加強園區黨建工作的指導意見》,依托全市309個產業園區設立黨委,建設369個黨群服務中心,改變了單個企業去抓黨建存在的資源分散、陣地不足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