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 信息提供日期:2023-07-05 瀏覽:1451
7月4日,2023年度建筑業“送教進工地”開班儀式在深圳市文化館新館項目順利舉辦。本次活動由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深圳市建筑工務署聯合主辦,深圳建筑業協會、深圳市特區建工集團有限公司協辦,深圳市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承辦。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郭曉寧,深圳市建筑工務署黨組成員、副署長杜煒平,深圳建筑業協會會長、深圳市特區建工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尹劍輝出席活動并發表講話,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深圳市建筑工務署、深圳建筑業協會、深圳市特區建工集團、深圳市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特區建工培訓學校、深圳市文化館新館項目相關人員、工友等70余人參加活動,深圳建筑業協會秘書長黎軍主持活動。
尹劍輝會長在致辭時表示,今年是深圳建筑業協會組織開展“送教進工地”活動的第五個年頭,協會將繼續科學組織部署,優選團隊,努力協調各方,全力推動今年“送教進工地”工作順利高效完成,為有效防范和遏制建筑施工生產安全事故發生、促進我市建筑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貢獻力量!他指出,企業是安全生產的主體,安全工作要作為所有工作中的紅線和底線,思想上重視、工作上落實、時間上優先、責任上明確、獎罰上分明;要以“送教進工地”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強化工友們的安全意識,提升風險防控和事故預防、應急能力,切實確保各項目安全生產形勢穩定。
杜煒平副署長指出,加強建筑工人的培訓教育,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工程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下半年,建筑施工進入旺季,工地現場的作業環境復雜多變、高處作業工作量大、多工種交叉作業危險因素多,作業人員如果安全意識薄弱,在施工過程中就極易引發安全生產事故。本次“送教進工地”活動,如一場“及時雨”為各位工友送上實用的安全課程,強化工人安全防護意識,從而減少和遏制安全事件的發生。
郭曉寧副局長指出,建筑業從業人員特別是一線工人的安全意識和技術水平,是確保工程質量安全最重要的因素,是安全生產的最后一公里。“送教進工地”活動以“政府主導,協會統籌,企業負責”的形式,把建筑工人質量安全培訓工作落到實處,提升建筑工程質量和安全管理水平。2023年將開展不少于300場“送教進工地”活動,免費為至少3萬名一線產業工人進行安全教育培訓。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在產業工人隊伍建設工作方面多措并舉,通過近四年“送教進工地”活動已免費對全市20萬余人次建筑勞務工人開展安全教育培訓,通過“實名制安全教育培訓平臺”進行線上安全教育培訓考核200萬余人次;通過產業工人崗前強制性訓練完成約6.2萬名產業工人入門級訓練。針對下一步工作,他要求,一是要提升認識強落實,二是要科學組織強統籌,三是要以人為本強服務。
隨著啟動設備在大屏上投射出活動主題畫面,出席領導共同宣布2023年度建筑業“送教進工地”活動正式開班。
開班儀式后,深圳市建設集團安全總監余南華作為講師,針對建筑施工行業常見的高處墜落、物體打擊、機械傷害、觸電、消防火災、坍塌、安全事故等危險性進行講解,根據不同項目特點及現場發現的隱患情況進行授課,為工友講解現場安全生產、施工質量應知應會的基本知識,輔以安全教育視頻和典型案例分析,讓每一位工人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筑牢“安全上崗平安回家”工作理念,提升風險防控和事故預防能力,切實確保項目安全生產形勢穩定。
2023年度建筑業“送教進工地”活動由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委托深圳建筑業協會培訓中心和深圳市特區建工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有限公司共同開展。建筑業“送教進工地”活動自2019年開展以來,已連續開展五年,旨在提高建筑勞務工人基本安全生產意識和安全防護技能,夯實安全生產基礎,有效防范和遏制建筑施工生產安全事故發生,促進我市建筑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
項目簡介
深圳市文化館新館項目定位為“灣區群眾文化藝術中心”,作為深圳文化發展規劃的市級重大文化設施項目。未來業務將融合教育、交流、培訓、表演、展覽、文創、新文化業態發展為一體,其服務覆蓋所有群體、所有藝術門類。包括一座1200座綜合劇場以及一座500座先鋒實驗劇場兼音樂廳,配建一處公交首末站。建筑主要功能為演藝活動、交流展示、藝術圖書閱覽、文化服務配套、公交首末站等。
本項目位于深圳市龍華區民治街道,東面為民治大道主干道,南面為民康路,北側靠近平南鐵路,東北角鄰近地鐵五號線(環中線)民治地鐵站,西側為龍華河。場地南側毗鄰東明大廈和東浩大廈,臨近大廈建筑邊緣距離本項目開挖邊線大于9.4m。北側紅線緊鄰民治地鐵站。
本項目總投資6.6億元,地下2層,地下一層6m,地下二層4m,地上7層,主體結構總高度36.0m,總建筑面積約為83290㎡,地上建筑面積約56990㎡,地下建筑面積約26300㎡,計劃于2025年12月底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