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 中國一冶 信息提供日期:2020-09-21 瀏覽:1470
40年
深圳,驚艷了時光
從小漁村到大都會
從籍籍無名到世界矚目
深圳特區
走過時間流轉,迎來盛世年華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荒丘湖沼,高樓霓虹
風雨也好,繁盛也罷
用雙腳為這片土地丈量
揮雙手為這片天空勾畫
深圳特區,中國一冶
在40年前相遇
又在40年中同行
中國,深圳特區來了
1979年1月,廣東將寶安縣改為深圳市。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屆全國人大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批準設置經濟特區,并通過《廣東省經濟特區暫行條例》,經濟特區在中國正式誕生。輝煌40年,深圳特區正式開啟。
深圳特區,中國一冶來了
1980年8月底,時任深圳市委書記羅昌仁同志致函第一冶金建設公司(后稱中國一冶),歡迎中國一冶南下,參加深圳特區的建設。
1981年初,中國一冶領導班子經過實地考察和研究,審時度勢,作出決策,揮師南下,挺進深圳,建功立業。
1981年3月春節剛過,一支上千人的隊伍,登上南下列車。特區大開發的會戰場面即將拉開。
“拓荒牛”,破萬難
1980年,中國一冶篳路藍縷,發揚“拓荒牛”精神,為特區開山修路、七通一平。工期短難度大,二公里多長的排洪方溝,中國一冶不辱使命,在雨季洪水來臨之前完成任務,為特區建設全面開工創造條件。
1981年9月7日,深圳在全國率先引進基建工程招標制度。在深圳第一座高樓、深圳市第一項合資工程—國際商業大廈招投標過程中,中國一冶以絕對優勢在8家公司競爭中脫穎而出,成功中標。
9月10日,中國一冶深圳工程處與香港中發大同地產公司簽訂《深圳國際商業大廈工程承包合同》,合同約定“提前竣工一天,獎勵港幣一萬元,拖延竣工一天,罰款港幣一萬元”。從此,深圳特區的基建施工公開招投標的改革之風,吹遍全國。
“深圳速度”誕生記
1981年10月8日,國商大廈破土動工。沒有誰會想到,一個屬于建筑行業的榮耀,將會在此誕生。
破除陳舊觀念,激發員工活力。打破原有施工隊建制,實行新的承包經濟責任制,一冶人苦干加巧干,在大廈最后的5層,一冶人只用了24天,創造了我國高層大廈“5天一層樓“的建設速度,并于1983年4月27日提前94天竣工,使我國的施工水平趕上了國際標準,被譽為“深圳速度”的起點。
中國一冶創造的“五天一層樓”建設速度,也被《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南方日報》、《深圳特區報》、深圳電視臺等多家新聞媒體競相報道,樹立了深圳經濟特區改革開放的良好形象。
唱著“春天的故事”,一冶腳步不停
深圳國商大廈建成后,中國一冶繼續在深圳承建深圳第一條大道—深南大道,建成深圳第一座污水處理廠—蛇口污水處理廠,建造深圳第一座城市工業區—羅湖筍崗倉儲區,建成深圳第一座立交橋—洪湖立交橋。
2005年開始,深圳公司改革改制的不斷推進,為公司的發展注入了無限活力。按照集團公司戰略部署,優化產業結構,完善體制機制,順利實現深圳、廣州、東莞、佛山、珠海等區域整合,競爭實力得到增強,管理水平得到提高,走出了一條自己特有的成長之路。
2006至2013年以來,深圳公司連續7年被評為深圳市建筑施工企業銅質、銀質品牌企業,為深圳經濟特區的建設與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邁進新時代,開啟新征程
2017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提上議程,2019年,中央發文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新時代,面臨新機遇,中國一冶牢牢抓住區位優勢,乘著科技的東風,為施工行業注入新的活力。
在2019年6月完工的前海景觀橋工程中,中國一冶深圳公司負責承建的前海6號“海之浪”景觀橋,以海浪為主題,將橋梁、城市、綠地和水充分融合,實現了創新與人文的交匯。
深圳公司在建的深科技城一期工程,入選為“深圳市重大項目”和中冶集團2020年度二十大工程之一。而通過智能化設備構建的項目“智慧工地”系統,更是閃現著智慧化工地的科技藍光。
在深圳“10+1”新區的深汕特別合作區,深汕大道擴建提升工程利用大數據、物聯網、移動化、信息化,將現代科技與鋼筋混凝土相融合,傳統建筑業迎來新的發展曙光。
新的時代
當有新的故事傳唱
新的征程
當能更加昂首前行
過去風雨同行
未來也將攜手相伴
在深圳這片熱土上
中國一冶
愿做弄潮兒
再創新輝煌
中國一冶深圳公司 孫超啟
2020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