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 中國一冶 信息提供日期:2020-02-04 瀏覽:956
2月2日
在武漢火神山醫(yī)院即將投入使用的前夜
項目還有部分電氣安裝任務急需完成
接到建設方的求助后
中國一冶再次承擔這次緊急任務
▼
晚上8點
中國一冶冶建公司26人集結完畢
火速趕往火神山醫(yī)院施工現場
到達現場后,大家迅速熟悉現場環(huán)境,了解清楚施工任務安排,分為三組:第一組負責協(xié)助安裝醫(yī)院內部通風管;第二組安裝照明設備;第三小組負責電纜橋架和電纜的安裝鋪設。
安裝過程中,電纜鋪設最為艱辛,要從低壓柜鋪設到每個房區(qū)的照明箱內,總共13根,總鋪設電纜1236米,單根電纜最短也有63米。由于電纜盤較遠,缺少放線架,突擊隊員只能采取推到后裁一根、放一根的“笨辦法”。
二十多名突擊隊員以前都是干電氣安裝的活,此次也要臨時上陣完成采暖通風管的安裝,只能憑借自身經驗,一邊摸索一邊調整作業(yè)方法,“一冶人”個個都是“一專多能”,照樣能出色完成。由于尚未清理的施工現場狹小而且封閉,通風條件極差,再加上口罩的防護更是讓人喘不過氣來,可是每位突擊隊員都深知“疫情面前,時間就是生命”,來不及思考和猶豫,憑借著“一冶人”頑強敢拼、來之能戰(zhàn)的作風和專業(yè)技術,大家有條不紊地忙著各自手中的活。
經過整整10個小時不眠不休的作戰(zhàn),在3日上午8點順利完成安裝任務。摘下口罩,每位隊員的鼻腔里面都是黃色的塵土,他們也早已是汗流浹背,而此時武漢的氣溫僅為4攝氏度。
這是中國一冶第六次參與
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yī)院項目的施工
從1月26日接到一個任務
中國一冶成立黨員突擊隊
在火神山和雷神山項目
六進六出
每次都以高質量高速度完成攻堅任務
為該項目后期的順利實施
作出了應有貢獻
1
1月26日,中國一冶接到雷神山醫(yī)院項目隔離病房區(qū)4800件鋼結構件的制作任務,鋼構公司15小時完成任務。
2
1月28日,接到雷神山醫(yī)院項目隔離病房區(qū)2000件鋼結構加工件制作任務,鋼構公司10小時完成制作并按時送往現場。
3
1月30日凌晨,接到火神山醫(yī)院項目ICU病房屋架的焊接安裝任務,鋼構公司早上七點集結隊伍,在21小時內安裝門架167件、支撐21件,埋件167件。
4
2月1日,接到雷神山醫(yī)院項目負壓站、垃圾暫存站、正壓站、液壓站、救護車清洗間等總重約90噸的急用鋼結構件的制作任務,鋼構公司12小時完成并送往現場。
5
2月1日,接到火神山醫(yī)院項目ICU潔凈手術室39根鋼結構屋面梁的安裝任務,鋼構公司3小時內完成任務。
6
2月2日,接到火神山醫(yī)院項目電氣安裝任務。冶建公司10個小時完成1236米電纜鋪設工作。
在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yī)院項目的
一次次是施工中
一冶人
來也匆匆 去也匆匆
只要接到任務 不講任何條件
爭先恐后的沖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
▼
突擊隊員 張凡文:
“作為工長,上戰(zhàn)場,義不容辭!”
鋼構公司結構分公司工段長張凡文,老家在湖北石首,由于他妻子懷了二胎,所以沒有回老家。他的妻子吳慧也是二車間的一名行車工,張凡文的“大寶”已經4歲了。
接到緊急任務后,他的“大寶”有點發(fā)燒,張凡文在猶豫。妻子對他說:“家里的事情你不用擔心,安心去工作吧,只要能把醫(yī)院快速建設好,我們武漢就有救了!”
2月1日早上7點,張凡文早早地出了家門。他來到車間,從構件的劃線,下料,再到構件的擺放和油漆的涂刷,忙碌到當天晚上11點才回到家中。
兒子的病情還沒見好,他和妻子急忙把兒子送到中南醫(yī)院。醫(yī)生確診只是常規(guī)的發(fā)燒感冒,兒子服下藥后,他才安了心。這時候,已是次日凌晨3點了,睡了不到4小時,張凡文又整裝出發(fā),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去了......
一線女工 余文娟:
巾幗不讓須眉,女漢子拿著切割槍上戰(zhàn)場!
“性格剛強、做事麻利”--是同事對鋼構結構分公司氣焊工余文娟的評價。這次接到雷神山項目突擊加班后,余文娟也沒多想,她用最快的速度開車抵達陽邏生產基地。她感慨萬分:“這次行動最重要的,是我們能為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做點奉獻,干點實事?!?/span>
不知道疫情何時能控制住,也不知道加班何時能下班,在出家門前,余文娟叮囑家里的丈夫和兒子:“務必好好在家,不要出門,這就是為疫情防控做的最大貢獻?!?/span>
食堂管理員 陶偉
“你們搶工期,我們?yōu)榇蠹易隹煽陲埐?!?/strong>
由于突擊加班期間,公司食堂正處春節(jié)放假。接到通知后,鋼構公司陽邏食堂管理員陶偉馬上集結食堂人員,帶隊從青山趕到陽邏食堂。
他召開食堂動員會,告訴大家工作安排及要求。陶偉激動地說:“車間師傅們?yōu)榱四馨牙咨裆结t(yī)院快快建好,都沒日沒夜地苦干、拼搶,我們作為后勤部門,一定要為車間生產服好務?!睍?,大家馬上打掃衛(wèi)生、準備菜品。
不論是白天還是半夜,兩葷一素的盒飯,外帶一份例湯和咸鴨蛋,食堂都是按時到位,讓大家在前線吃著熱氣騰騰的飯菜。
突擊隊長 蔡濤杰
“非常時期,不談困難!只能全力拼搶!”
在火神山醫(yī)院項目ICU潔凈手術室鋼結構屋面梁的施工中,39根根屋面梁,要求在3小時內全部完成安裝任務。屋面梁安裝的部位,是在地面的6.5米高處。常規(guī)施工中,需要利用吊車,將鋼梁吊上安裝部位進行焊接固定。
由于火神山醫(yī)院建設現場吊車緊張,暫時沒有吊車配合安裝。要想用吊車,就要等到第二天。為了確保三個小時完成安裝任務,突擊隊采用了“倒鏈加鋼絲繩拉吊”的土辦法。突擊隊長蔡濤杰帶領11名突擊隊員毫無畏懼,苦干加巧干,終于將39根屋面梁全部組裝、焊接,按時完成了任務。
“非常時期,不談困難!只能全力拼搶!”突擊隊長蔡濤杰簡單的話語,道出全體突擊隊員的心聲。
配線女工 楊芳 劉巧蓮
巾幗不讓須眉 共同與時間賽跑
楊芳和劉巧蓮是冶建公司突擊隊員中僅有的有兩名女工,都是“武漢市三八女子配線班”的成員,她們屢獲殊榮,劉巧蓮還曾榮獲過武漢市“三八紅旗手”的稱號。
機緣巧合的是,她們似乎總是和“速度”掛上了鉤。她們參加過“一帶一路”項目魯班獎獲獎工程——巴基斯坦光伏發(fā)電項目的施工,創(chuàng)造過令世界贊譽的“中國速度”,楊芳的父親曾經也是深圳國際商業(yè)大廈的建設者之一,開創(chuàng)過“深圳速度”。
現在,她們面對疫情,第一時間沖向第一線,巾幗不讓須眉。在施工現場,大家都帶著安全帽和厚厚的口罩,很難分得清誰是誰,更加顧不上是男是女,不分臟活累活,每個人都在埋頭苦干、爭分奪秒。這一次,“火神山速度”同樣有她們的一份功勞。
突擊隊員 楊俊
舍小家為大家的逆行者
此次與劉巧蓮并肩作戰(zhàn)的還有她的丈夫楊俊,在接到通知之前,楊俊已經先一步出發(fā)了。當得知還需要配線工人時,劉巧蓮在微信里回復:“只要是我能配的,我就上!為武漢加油!”顧不上家中的親人,夫妻倆默契地緊緊相隨,共同奔赴施工現場。
“盡量不要出門!”這是醫(yī)療專家對公眾的告誡,誰都知道,家是此時此刻最安全最舒心的地方。然而一個轉身,夫妻二人選擇逆流而上,不是朝著家的燈光,而是背離家的方向。
在無情的病毒面前
有奮戰(zhàn)在一線的“白衣戰(zhàn)士”
有為武漢輸送物資的志愿者、官兵
在中國一冶
同樣有這樣一批逆行者
用雙手的力量
為武漢人民筑起一道安全屏障
中國一冶黨員突擊隊24小時待命
無論是第7次,還是第70次
我們時刻準備著
為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發(fā)起
再沖鋒!再沖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