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污www在线观看,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国产妇女馒头高清泬20P多,亚洲中文字幕无码AV永久

今天是2025年04月11日,星期五,歡迎您訪問深圳建筑業協會官網

抗疫專欄

火神山的日與夜 建筑者汗水澆筑成抗疫長城

信息來源: 晶報  信息提供日期:2020-02-04   瀏覽:1235

1月23日、1月24日、1月25日……2月2日!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摧枯拉朽般席卷武漢,新型冠狀病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火速蔓延,武漢三鎮各大醫院發熱門診、住院部人滿為患,醫療資源告急。這座常住人口逾1000萬的九省通衢、中國中部地區最大都市及唯一的副省級城市,拉響了警報。要戰“疫”需要一座堡壘,需要一堵長城,中建三局建設者們披星戴月,披荊斬棘,在短短11天,把火神山醫院建成,為這場戰“疫”的最終勝利打下了橋頭堡。

臨危受命建設火神山醫院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摧枯拉朽般席卷武漢。新型冠狀病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火速蔓延,武漢三鎮各大醫院發熱門診、住院部人滿為患,醫療資源告急。這座常住人口逾1000萬的九省通衢、中國中部地區最大都市及唯一的副省級城市,拉響了警報。

為遏制疫情蔓延,1月23日凌晨,武漢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第1號通告,自1月23日10時起,全市城市公交、地鐵、輪渡、長途客運暫停運營;無特殊原因,市民不要離開武漢,機場、火車站離漢通道暫時關閉,宣布全城全面進入戰時狀態。

1月23日下午,武漢市城建局緊急召開專題會議,決定由中建三局牽頭,參照非典期間北京小湯山模式,在蔡甸區火速籌建一所可容納1000個床位的醫院。他們為這座醫院取了一個頗有象征意義的名字——火神山醫院。

中建三局集結為戰“疫”建橋頭堡

據記者了解,1月23日17時,接到上級指令的中建三局第一時間召開應急醫院施工籌備會,在漢單位紛紛請戰,即刻調配資源,連夜進行基礎施工。三局領導班子組織專題會議,緊鑼密鼓籌劃部署,連夜趕赴施工現場,召開抗肺炎應急工程建設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即時成立現場指揮部,總承包公司領銜,二公司、三公司、基建投公司、綠投公司、安裝公司等在漢單位協同作戰、責任到人。1月24日上午,中建三局成立武漢市抗肺炎應急工程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局黨委書記、董事長陳華元,局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陳衛國任組長,局領導張琨、魏德勝、李勇任副組長,指揮中樞正式形成。

總承包公司緊急調配 305名管理人員,其中黨員105人,負責項目總承包管理和2號住院樓建設任務;二公司到場管理人員223名,其中黨員101名,負責1號住院樓I區約9000平方米建設任務;三公司到場管理人員227名,其中黨員112名,負責1號住院樓II區建設任務;基建投公司調配60名管理人員,其中黨員23人,負責場地平整,環形道路,蓄水池及化糞池開挖及電纜溝砌筑施工;綠投公司61名管理人員參建,其中黨員31人,負責污水處理、綠色環保施工;安裝公司調配32名管理人員參建,其中黨員22人,負責2F區室外管網、各類井道、電纜、室外路燈、一體化提升泵站施工,場區雨水調蓄箱涵、化糞池施工及其他廠區室外雨、污水、電氣專業的工程物資材料供應。

中建三局黨委書記、董事長陳華元寄語,武漢是我們的家園,這是一場保衛戰、生死戰,建好項目就是保衛大武漢,務必不惜代價,不講條件,不懼困難,盡銳出戰。

黨員帶頭示范,為人民負笈前行

作為中國建筑的優秀排頭兵,中建三局承建了全國大部分省市的地標建筑。成績的取得,有賴于優秀的領路人,也同樣有賴于有一群精誠團結、敬業奉獻的基層員工,其中共產黨員更是充分發揮了帶頭作用。

中建三局火神山醫院施工照明用電“管家”徐寧波告訴記者,接到通知后,他一刻也沒有耽擱,打點行裝,第二天一大早就驅車趕赴現場,進場第一天就率隊完成了夜晚施工所需的所有照明設備搭建,保障了項目建設不間斷。“參與火神山醫院建設是我的榮幸,如果不來,我會后悔一輩子!”他這樣說。

在火神山醫院建設的現場,每一位建設者都有著自己的故事,但為了這場戰“疫”都做出了很大的犧牲。

袁緒強,參與項目圖紙算量及智能化施工,1月28日,原本是他與妻子大婚的日子,可他卻選擇了“逃婚”,參與援建武漢火神山項目現場。“等我回來,一定補給你一個更完美的婚禮!” 他對妻子說。

蔣桂喜,在項目負責人員體溫測量、保安人員安排管理。2020年春節,已經在工地連續度過19個春節的他打算回家團圓,剛回到家便聽聞項目建設消息,第一時間請命參加會戰。他說:“當兵14年,我在部隊站崗放哨,如今公司打響疫情保衛戰,我哨兵蔣桂喜,必上前線!”

楊瑞,年前剛結束遠征返漢回家,本打算休假陪妻子坐月子,看護剛出生的孩子。收到項目建設消息,第一時間幫家人協調好月嫂,毅然決然趕到施工現場,參與項目設計工作。

鄧志勇,主動放棄國外項目完工歸國團聚的寶貴假期,火速馳援火神山醫院項目。他離開了小家,與項目兄弟們日夜奮戰在一線。

余南山,項目場平負責人,自2016年起連續5年春節堅守崗位,是個不打折扣的“加班狂人”。作為中建“隧月”應急救援隊的隊長,余南山主動請纓,帶領200余人,僅用時40小時就完成了2.5萬平方米的場地平整工作,為后續施工創造了有利條件。

彭冠平,負責項目防污染防滲漏技術攻關,帶領水務技術團隊通宵達旦,第一時間拿出醫療廢水處理技術方案和圖紙,為3萬平方米地下基礎穿上“防護衣”,確保污水“滴水不漏”。

王永浩,一名“95后”新員工,剛入職半年的他迎來了畢業后的第一個春節小長假,準備回家過年的他得知火神山醫院的緊急建設任務,主動請纓參與到一線施工,這是他第一次沒回家過年。

孟東兵、梅君夫婦,聽聞建設火神山醫院的消息,他們立刻退票,義無反顧奔赴前線。孟東兵是工地桁吊班長,年初剛做完肺部微創手術,這次毅然沖在了最前線,他的妻子梅君,則投入到物資籌備以及車輛安排的緊張工作中。

劉星、劉飛兄弟,妻子分別是湖北省人民醫院、協和醫院的護士。1月23日凌晨,得知建設任務,兄弟倆即刻請纓參建,兩人的妻子也一起乘車從老家連夜趕回武漢,奔赴醫院援救。兄弟妯娌四人在工地、醫院兩個戰場,共同參與疫情阻擊戰。

火線入黨,做時代最美逆行者

1月25日,項目成立中建三局火神山醫院項目指揮部臨時黨總支及由各局屬參建單位組成的8個臨時黨支部,授旗8個項目部黨員突擊隊。

2月2日上午,寒風凜冽,火神山上,8名建設者面向黨旗,莊嚴宣誓加入中國共產黨。

金暉,總承包公司安裝分公司副總工程師,火神山醫院項目機電安裝技術負責人。第一時間投入到項目戰斗, 每日忙到凌晨。由于睡眠嚴重不足,一日三餐草草對付,1月27日,身患糖尿病的他血糖降到3.0,在現場幾近昏厥,卻堅持不下火線。

潘吉建,基建投公司武漢地鐵11號線項目質量總監,任火神山醫院項目施工員。連續作戰20小時完成場內基礎回填工作,帶領“鐵人”班組不眠不休,確保混凝土如期澆筑。

張克強,綠投公司總承包事業部經開通航項目經理,在火神山醫院項目從事現場防滲膜施工。通宵鏖戰,帶領團隊優質高效完成施工任務,為后續作業面贏取了時間。

在項目一線,這樣的模范代表還有很多很多。他們在這場戰役中挺身而出、共赴時艱,他們敢于擔責、勇于擔難、善于擔險,他們是新時代最美“逆行者”。

9天建設周期,中建三局完成不可能任務

據了解,按照規劃,醫院建筑面積3.39萬平方米,包括基礎工程、土建及裝飾工程、給排水及消防系統、供配電系統(不含外部線路)、照明與監控、通風空調系統、通信弱電、醫用氣體工程、凈化工程、室外及市政配套、污水處理設施等。功能主要為病房、接診室、ICU、醫技部、網絡機房、供應庫房、垃圾暫存間、救護車消洗間等。

偌大的工程,1月25日開工,2月3日前建成交付。受疫情與春節影響,勞務工人調度難度極大,如何短時間調配大量勞力成為當務之急,工人生活物資、就餐安排、住宿安置等后勤管理壓力巨大。此外,現場物資需求量大,箱式板房需求量達1600間,各類門達1500樘,混凝土需求達1.4萬方,HDPE膜需求量達10萬平方米。與此同時,施工現場面臨低溫凍雨、道路不通、場地高差大等諸多不利因素。施工場地東西高差最大近10米,既有建筑物需要拆除,又有大量清淤工作和魚塘回填任務,周邊只有一條主干道通往工地,運力緊張。燃氣、高壓遷改等問題也成為橫亙在項目面前的“攔路虎”。

記者從中建三局了解到,面對上百家各類分包單位,中建三局迅速搭建組織體系,現場成立了武漢城建局、中建三局、參建分包單位三級指揮作戰系統,所有單位統一調度、互相配合,協同作戰。各參建單位無縫對接,市政配套單位全天候服務,高壓線、燃氣管道僅用時一天就改遷完成,為項目高效推進提供了保障。

負責項目招采工作的韓建英每天要接打200多個電話,協調人力資源。電話中,她對工友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不厭其煩做好解釋,消除他們的擔心與顧慮。“我能做的就是提供一切資源幫助工友上崗,哪怕要我們一個個去接,我也要把他們接來。”連續奮戰了近200個小時的她滿眼血絲。1月24日,項目入場挖機95臺,推土機33臺,壓路機5臺,自卸車160臺,160名管理人員和240名工人集結完畢,并組建起2000人的后備梯隊。除夕夜,項目現場機器轟鳴、人聲鼎沸,一座小土山被連夜鏟平,累計平整全部場地5萬平方米,相當于7個足球場大小,內轉土方15萬立方米,足以填滿57個游泳池。

■施工時間表:

1月25日,在設計圖紙尚不確定的情況下,建設者們不等不靠,提前進場施工,完成大部分地面平整及碎石鋪設、細沙回填。

1月26日,防滲層施工全面展開,開始底板鋼筋綁扎。

1月27日,大面開始基礎鋼筋及混凝土施工,首批箱式集裝箱板房吊裝搭建。

1月28日,1棟雙層病房區鋼結構初具規模。

1月29日,板房安裝完成20%,水電暖用、機電設備同步作業。

1月30日,集裝箱板房進場、改裝、吊裝快速推進。

1月31日,基礎混凝土澆筑全面完成。

高峰期,中建三局動員管理人員800余人,作業工人4000余人,調配大型機械設備、車輛近千臺。現場作業實行兩班輪班制,24小時不間斷施工。截止2月1日,活動板房全部安裝完成,機電安裝完成70%,道路,醫療配套設施施工全面推進。

1月27日上午,李克強總理來到項目現場視察慰問,勉勵建設者“跟時間賽跑,盡快把醫院按時建起來投入使用”。現場建設者誓言錚錚,一聲鏗鏘有力的“能”請總理放心。

1月29日,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郝鵬視頻連線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工地現場,慰問春節期間堅守奮戰在抗擊疫情阻擊戰一線的建設者,極大振奮了建設者的必勝信心。

2月1日,中國建筑黨組書記、董事長周乃翔調研項目,對項目建設給予高度評價,認為項目建設者克服人員、材料、設備調度等前所未有的困難,創造了新的中國速度。

眾志成城,則無往不利。

安全生產,一個都不能少

在前線,萬千建設者為捍衛生命而戰。而他們的生命,也有衛士守護。

據介紹,現年40歲的張玉柱就是其中一員,負責項目安全防疫工作,剛到現場就迅速組織12名安全員組成2個安全小組, 24小時不間斷巡查。

項目建立了“5384”防疫工作體系——在辦公區、工人生活區設置5處固定的紅外線測溫儀,在施工現場設置3處流動測溫點,8位管理人員隨身攜帶測溫儀現場巡查測溫,確保所有作業人員每天監測體溫不少于4次。開工至今,施工現場未發生一起安全事故。

王永紅,是湖北省建筑業首支城市救援隊——“中建·藍天使”城市救援隊的隊長,榮膺2019年“荊楚楷模”。面對突發疫情,王永紅主動請纓,會同四名隊友從各地馳援火神山,配合醫護人員監控現場人員身體健康狀況,向現場人員普及施工安全及防疫知識。

雖然有豐富的搶險抗災經驗,見過太多的險情災難,但他心知,疫情的嚴重性不能低估,對疫情的防范一刻不得松懈,工人們若是感染了疫情,后果不堪設想。每日早晚,他們為工人測量體溫,并依次做記錄,用一雙手搭建起工人檢疫“數據庫”。定期為工人宿舍消毒,向工人們宣講防疫知識,已成為他們的工作日常。

“口罩最長四個小時就必須換一次”“吃飯時口罩摘下來了就不要說話”……工地旁的宿舍里,王永紅不厭其煩地向工人再三囑咐。

張志剛,負責項目前期防疫工作,每天帶領組員對各個區域進行數次消殺。為確保現場安全,他對消殺工作進行了嚴格的量化規定:辦公區、生活區、食堂、施工現場,每天消毒2次;會議室,每次會議結束后消毒1次;衛生間,一天4次;門把手,一天2次;地墊,每2小時一次,不給病毒留任何“余地”。在消毒記錄表上,相關記錄清晰可見、一目了然。

——每位參與防疫戰的工人們都是無名英雄。他們守護市民的安全,那就請讓我們,為英雄的生命站崗!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在武漢的莽莽蒼穹下,所有參與這場戰斗的建設者,都是偉大的,在疫難面前,他們冒著生命危險,眾志成城、同舟共濟,為感染病人斫鑿出生命的方舟。他們身后,那些默默守護他們的安全衛士,同樣值得我們尊敬!

醫院交付,為戰“疫”勝利建下橋頭堡

記者從中建三局了解到,2月3日前,一座集中收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專門醫院即可建成交付。醫院共有兩棟住院樓,呈中間醫護兩邊病房的“魚骨狀”布局,站在走道里可步行至任何一間病房。醫院有嚴格的污染區和潔凈區劃分,實現“醫患隔離通道分離”“醫療區和生活區分離”。為做到綠色環保,杜絕大氣和水污染,醫院鋪設了5萬平米的防滲膜,覆蓋整個院區,同時搭設了雨水、污水處理系統,經過兩次***氣消毒處理,達標后才可排入市政管網;每間病房均分別單獨設置不可循環的新風系統和排風系統,它們共同構成負壓系統,保持病房空氣新鮮潔凈,排出氣體經消毒后才會排入空氣中;在1號病房樓南側設垃圾焚燒爐,固體廢物集中焚毀,確保不造成環境污染。

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呼吸系統傳染病醫院,火神山醫院無論是規模質量還是設計的合理性,以及設備的配備都優于“小湯山”,對于防控疫情意義重大。它的如期建成,將極大提升全國人民戰勝疫情的信心!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只要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我們就一定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央企是共和國長子,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起著中流砥柱的作用。災難面前,央企責無旁貸。肩負急難險重任務,中建三局不推脫、不退縮、不畏懼,發應迅速、調度有序、組織得力,打出了一場漂亮的防疫仗,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了三局力量!

(記者:李果;通訊員:徐濤,周雅文,王騰;編輯:陳章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