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 中建五局 信息提供日期:2020-02-11 瀏覽:999
火、雷二神山上
與時間賽跑、與疫情奪秒
有人稱我們基建狂魔
其實我們不過是咬緊牙關
舍去一身剮的普通人
有人喚我們建設英雄
其實我們不過是披上馬甲“戰袍”
想為國家、武漢出點力的“一份子”
陶強
一名農民工黨員的責任擔當
陶強是一名安裝工人,同時也是一位黨員。2月2日中午,在接到中建五局三公司發來的請求支援電話,他二話不說,聯系邀約了有意愿的幾位同伴,收拾行裝,和家人告別便緊急趕往武漢。
在雷神山醫院建設現場,陶強和他的同伴們負責兩棟醫護宿舍區內120間房間的電線敷設及燈具安裝。每天近20個小時的工作時間,陶強一個人可以敷設1000米電線,電線敷好了,他第二天要安裝150多個燈具,確保每個燈具可以正常照明,一天的工作才算完成了。2月6日,武漢,陰雨。除了中午短暫的休息,陶強今天已經冒雨連續工作了11個小時,衣服和鞋子全部濕透,口罩拉繩把耳朵勒出了血。可陶強卻顧不上那么多,他說:“等所有的燈具都能亮起來,我就放心了!”
孫振華
前有戰“非典”,今再戰“新冠”
2003年,非典爆發,彼時工作還不滿五年的孫振華,跟一同奔赴前線的中建五局同伴們創造了7天7夜完成“常規需要3個月”才能完成的建設速度,成功建成湖南首家非典型肺炎治療定點醫院安沙醫院。17年后,2020年1月31日,在得知武漢雷神山醫院項目建設需要支援時,孫振華二話不說又主動請纓赴前線再戰。
5天內要完成4300平方米的兩棟醫護區宿舍內的水、電、風、空調等全部機電安裝工作,難度超乎想象,但作為中建五局三公司武漢雷神山機電安裝工程現場總指揮、臨時黨支部書記,孫振華卻始終保持著高昂的熱情。每天工作20個小時以上,一天要接聽100多個電話,三餐和工友一起吃盒飯,全天奔走協調,始終堅守現場,確保400余人的大團隊保持高效運轉的節奏,用一組組“硬核”數據與疫情爭分奪秒:70小時完成27090米管道安裝、2016米電纜敷設,140232米電線敷設,492套潔具安裝,1000余米橋架安裝。
羅海
瞞著父母走上戰“疫”前線
“羅海,你的微信步數怎么變成幾萬步了?”
“我在家跑步呢,爸……”
剛掛掉父親的電話,羅海手機里又傳來了母親急切的詢問,“海海,你今天不會是出門了吧?怎么走了那么多步啊?”
2月6日,是羅海來到武漢雷神山醫院建設工地的第六天,他不敢告訴遠在湖南漢壽的老父老母,就是怕他們擔心,萬沒有想到微信步數險些讓他露餡。
羅海是中建五局三公司醫療保障樓施工副組長,要負責人員、材料的調度,人手緊張時,也要充當水電通風施工員。工地上24小時不停工兩班倒,他每天至少有12個小時待在工地上,走路的步數動不動就超2萬步。工地上的艱難、風險,他都不敢跟家里說,就怕老人家擔心。“我現在都不敢給爸媽打電話,等我回家的時候再說吧,現在這里需要我。”
曾傳榮
脫皮、過敏,每天汗濕幾雙膠手套
武漢臨時防疫醫院的建設,要在超乎常人想象的時間和空間內完成,現場施工人員多的時候達到幾千人,而且每一個人都要身兼數職。
曾傳榮,中建五局安裝公司一名普通的安全管理員,他不僅要負責現場的安全施工管理,還要做好現場的材料管理工作。而由于現場場地極其有限,穿插施工極多,原本有限的施工空間被擠得滿滿當當,施工材料根本不可能就地安放,他和同事們只能徒手運輸材料。一天下來,為了衛生防護而帶的膠手套要汗濕幾雙。
他說,“我這還不算什么,有的******膚敏感,脫下膠手套,手背上全是紅疹子,有的人的手甚至都脫皮了。很艱苦、很累,但這個時候,我們不能退縮,因為還有很多確診病人焦急地盼望著臨時醫院快點建設好,入院治療。”
代春燕
97年“女漢子”的請戰宣言
她是中建五局三公司此次派出的隨隊醫療小組成員,在雷神山醫院建設現場,擔負起了近400人的醫療保障工作。一個醫用口罩、一個安全帽、一身反光服,這就是代春燕的全部防護裝備。每天,她所在的醫療小組要負責102間房屋、5輛大巴250余個座位的消毒、近400名工友的體溫檢測、1200余個口罩的發放、7.5萬平方米的流動體溫抽檢。工人下班安全抵達宿舍區了,他們還得給大巴進行全面消毒。
每天與消毒液作伴,代春燕的雙手早已被灼傷,都說手是女孩子的第二張臉,她卻毫不在乎地打趣道,“這算什么,那么多工人守護著現場,這雙手可得保護好他們”。
在雷神山建設一線,
他們迎難而上,從不言苦。
累了,就原地休息一會兒。
餓了,一碗泡面就可以解決。
向他們致敬!
一線建設者在前線與時間賽跑
更多的五局人萬眾一心
在后方聯防聯控,抗擊疫情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